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更多专题 > 防诈骗 正文

专门立法 重拳反诈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 提出五大治理硬招

时间:2021-10-22

2020年,全国共立案电信网络诈骗案件92.7万起;案件造成群众损失353.7亿元;此类犯罪警情占全部刑事警情的比例超过40%……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群众深恶痛绝的第一大犯罪类型。10月19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项法律针对惩治电信网络诈骗难点提出五大硬招。

强化部门协调

建立全链条整治工作机制

草案提出 国务院建立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打击治理工作。有关部门应当密切配合,实现跨行业、跨地域协同配合、快速联动,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活动。

专家表示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规定各部门职责、企业职责和地方政府职责,加强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建设,明确有关主体包括民事责任在内的专项法律责任,将推动形成全链条反诈、全行业阻诈的打防管控格局。

加强预警防范

预警、止付上升为法律规定

草案明确 公安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完善电信网络诈骗涉案资金紧急止付、快速冻结和资金返还制度,明确有关条件、程序和救济措施。紧急止付、快速冻结、资金返还由公安机关决定,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予以配合。

专家表示 在当前支付手段不断创新背景下,进一步构建并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在支付环节建立紧急止付、快速冻结和资金返还制度并上升为法律规定十分必要。

管住“实名不实人”

手机卡和银行卡不得买卖

草案规定 建立电话卡、互联网服务真实信息登记制度;建立健全金融业务尽职调查制度;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互联网账号。对于实施上述行为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实施惩戒。

专家表示 手机卡、银行卡大量非法开办、随意买卖,“实名不实人”问题突出,是电信诈骗的“后门”。新规明确电信运营商和银行的调查责任和管理责任,在开户、交易等环节上管控洗钱风险。

打击黑灰产业

治理改号电话、涉诈App等

草案提出 加强对涉诈相关非法服务、设备、产业的治理。治理改号电话、虚假主叫和涉诈非法设备;加强涉诈App、互联网域名监测治理;打击治理涉电信网络诈骗相关产业。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规范真实主叫号码传送和电信线路出租,对改号电话进行封堵拦截和溯源核查。应当严格规范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主叫号码传送,对网内和网间虚假主叫及不规范主叫进行识别、拦截。

专家表示 草案加强对涉诈相关非法服务、设备、产业的治理,打击治理涉电信网络诈骗黑灰产业,将有效挤压犯罪空间。对提供虚假平台和技术支撑、提供转账洗钱服务等一系列黑灰产业进行治理,杜绝黑灰产业反过来“滋养”电诈犯罪。

治理跨境犯罪

积极推进国际执法司法合作

草案提出 国家外交、公安等部门积极稳妥推进国际执法司法合作,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建立快速联络工作机制,共同推进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治理。

专家表示 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国际警务的重要课题,要继续推动和加强国际警务合作,制定可行、完善的司法协作程序,有效解决追捕难题。

数读

抓获犯罪嫌疑人37.3万名

1月至9月,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6.2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7.3万名,同比分别上升41.1%和116.4%;6月至8月,发案数连续3个月实现同比下降。

清理异常银行账户14.8亿个

去年10月“断卡”行动开展以来,累计打掉涉“两卡”违法犯罪团伙2.7万个;工信部集中清理电话卡6441万张;人民银行组织清理异常银行账户14.8亿个。

打掉非法出境团伙9230个

公安部部署发起“断流专案行动”,共打掉“3人以上结伙”非法出境团伙9230个,破获刑事案件412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2854名。

紧急止付涉案资金2770亿元

今年以来,公安部日均下发预警指令9.6万条,避免1260万名群众受骗;拦截诈骗电话12.2亿次、诈骗短信14.1亿条,紧急止付涉案资金2770亿元。

同步播报

体育法修订草案有何亮点

每年8月8日为国家体育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草案)》19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这是体育法自1995年颁布施行以来的首次大修。草案增加刚性条款,明确体育课时不得被占用,确保学生有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草案还规定加强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和赛事活动的监管。草案拟定每年8月8日为国家体育节。

草案出台刚性规定,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保证体育课时不被占用;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国家将体育科目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保障体育教师享受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草案新增反兴奋剂一章,将反兴奋剂条例进行提炼总结上升为法律条文;规定不得向体育运动参加者提供或变相提供兴奋剂;国家建立反兴奋剂管理机制,并规定体育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职责以及反兴奋剂国际合作等。

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提请审议公告送达期限

拟从60天缩短为30天

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10月19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

据悉,草案进一步降低小额诉讼程序适用门槛。将适用案件类型限定为“金钱给付”案件,适用标的额从原来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提升到“百分之五十以下”,新增当事人合意选择适用模式。

草案简化小额诉讼案件审理方式,在充分保障当事人权利基础上,将小额诉讼案件的答辩期、举证期限从15日缩短至7日。审理期限从原来的3个月缩短为2个月。草案明确在线诉讼与线下诉讼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遵循当事人自愿原则基础上,加大电子送达适用力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将公告送达期限从60天缩短为30天,进一步缩短审理周期,降低诉讼成本、防止诉讼拖延。最高法将建立统一、权威、规范的公告送达平台,大力推进电子公告。(本组稿件综合新华社)

  • 作者:佚名
  • 来源:巴中日报
  • 作者:小编      来源:网络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2-2023 恩阳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蜀ICP备202300124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86
    主管:恩阳区委宣传部 主办:恩阳区融媒体中心 地址:巴中市恩阳区置信舜联大厦5楼 邮编:636063 联系电话:0827-336863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