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正文

巴中境内保存相对完好的米仓古道考证

时间:2022-07-10

米仓古道是古蜀道的重要线路之一。米仓古道并非单一线路,在蜀道的大系列中,与金牛道、子午道等相互关联。米仓古道自成线路体系,有其自身的主线、支线,陆路和水路,是多线复合的南北交通网络,其主线、支线均在现在的巴中市境内。米仓古道穿越时空3000多年,沿线留下了大量文化遗迹遗存,在蜀道几条线路中最为丰富。其中尚存多段至今仍比较完好、原真的路段。但近年来,在米仓古道众多的学术研究中,似乎关注不够。本文就此作一梳理。

米仓古道线路的基本构架及其特点

米仓古道是既有陆路又有水路的复合型道路,成网状体系,从其全貌看,较为复杂,但却很清晰。

1.主线支线连接分散。米仓古道的主线有三条,自汉中起,由北向南过米仓山,线路走向分别是,主线一:汉中、庙坝、桃园、上两、南江、巴州、曾口、澌岸、江口、白衣、重庆,到巴州时分支出另一条线路至恩阳、阆中、成都。主线二:汉中、小坝、大坝、关坝、上两、南江、巴州、曾口、澌岸、江口、重庆,到巴中时亦分支出另一条线路至恩阳、阆中、成都。主线三:汉中、碑坝、河坝、贵民关、关路、大河、仁和、巴州、化成、清江、坦溪、江口、重庆,到巴州时分支出另一条线路至恩阳、阆中、成都。

米仓古道的支线有四条,自汉中和洋县起,由北向南过米仓山,分别是,支线一(汉壁道):汉中、贵民关、碑坝、楼子、平溪、板桥口、涪阳、草池、瓦室、毛浴、民胜、得胜、江口、重庆,这是唐代中原通向壁州(今通江)的道路。支线二(洋壁道):洋县、竹峪、澌波、沙溪、文胜、瓦室、毛浴、通江、大河、水宁寺、坦溪、江口、重庆,是唐代中原通向壁州(今通江)的另一条道路。支线三:汉中、黎坪、白头滩、桃园、白杨树碥、两河口、崖房坪、陈家岩、檬子(旺苍)、利州(广元)、剑阁、成都。支线四:巴中、木门、旺苍、尖场子、白水、利州(广元),这条道古称巴利驿道。

从上可以看出,主线一和主线二重合度大,在米仓山上形成左右两边不同走向,主线一从桃园过来,主线二从关坝过来,出山后在下两汇合,一路南下,完全重合,与今天的道路大体相同;主线三则走的是贵民方向,和主线一、主线二的方向完全不一样,出汉中至今南江境内没有重合。这三条线路,虽相对独立但并非单一,主线支线的起点都是陕西汉中、终点是成都和重庆,从而说明米仓古道“有始有终”“有线有点”,是大蜀道体系中一条完整的线路,相互关联又独自承载功能,“古代用兵,自陕入蜀,多出此道”。自汉中过巴峪关,过南江沿巴江谷道而下的道路是主道中的主道,有一个共同的联接点,就是都经过巴州,到巴州后都是同一个方向,从恩阳经阆中到成都。米仓古道进入南江境内后又向南接巴中、向西接广元至成都、向东接通江,中间一条东西向的道路将其串联,即上述支线四巴中、木门、旺苍、尖场子、白水、利州(广元)道路,这条巴州到利州间的道路古称巴利驿道,是金牛道与米仓道中部最重要的连接线,有此道的关键连接,复合型路网的特点由此产生。

2.陆路水路交替并进。除了陆路外,米仓古道的水路也按照河流走向形成交通线,与陆路交替并进,共有四条,一是从南江沿巴河至巴中三江口至平昌江口到重庆,二是从旺苍沿正直到恩阳到巴中三江口到平昌江口到重庆,三是从陕西白玉至通江诺水河到诺江镇到平昌江口到重庆,四是从陕西镇巴沿铁溪至通江长胜至平昌江口至重庆。这四条水路,与今流经南江、巴中、通江境内到平昌江口汇合后的河流走向一致,基本是沿现在大巴山河流水系走向至重庆,三江、恩阳和江口是这四条水路重要的三个连接点。米仓古道以陆路为主,随着陆路的逐渐繁荣,水路也逐渐兴起,陆水并进,共同构成了米仓古道,辐射贯穿巴中全境。在蜀道的几条主线中,米仓古道是唯一陆水并进的古道。

米仓古道在巴中境内保存相对完好的道路

米仓古道陆水并进,线路延伸,支线较多,不论主线还是支线,在古代都是形态、文态齐备而丰富,历经几千年岁月,至今保存原状风貌的还有不少,虽不具备整体完整性,但就其某一段而言,仍能体现其作为中原自汉中入川中线重要交通干线的前世沧桑。例证如下。

1.现南江县域内,有官仓坪古关隘道、寒溪河古栈道、琉璃关古道路、皇柏林古道路、石板河古道路等。官仓坪古关隘道也叫巴峪关道,位于光雾山镇铁炉坝村,是米仓古道从汉中经小坝至大坝川陕交界的必经之地,是历代官方屯兵管理古道、对过往行人收税的重要关隘之一,明、清两代均在此设巡检司。现存维修于清咸丰十年关隘城墙,城墙用规则的条石垒砌,呈弧形,城门正面门匾额横刻“官仓坪”等字样。寒溪河古栈道分布于米仓古道汉中经庙坝、桃园、上两至南江的古道路区域内,全程约150公里。在南流的寒溪河与西流的焦家河汇流段长约200米、宽17米的河床上现残留有4座桥梁桩孔;在河口段左岸焦家河右岸崖壁上,分布有长约100米的30个人工栈道孔,这里即是传说中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道路。琉璃关古道路位于南江镇元山村,是米仓古道从南江至巴州的古道路必经之地,岩壁凿刻有宋代、清代、民国时期题记,分别刻有:“绍兴三年二月十五日金贼犯兴元府弓级任荣记”“古道边江夏水暴涨则不便往来命道人何永德錾崖栽石以取道焉庶为千古不朽之迹,谨题琉璃关大宋癸亥嘉泰三年科首侯南基洎当境信士石匠赵忠顺记张刚书”、清光绪年间南江县知县孙清士题“古琉璃关”、民国元年“云峰石记”等与米仓古道路有关的题刻。皇柏林古道路位于南江县城西南二十公里的东榆铺皇柏林里,清道光七年版《南江县志》记载:“去县城东榆铺沿河古柏,疏密相间,直百余里,高处凭眺,恍如青龙掩映,高低蜿蜓。土人云明邑令扬某植树以护以每项,有使大小啮堤,以保民地,亦甘棠之遗爱耶,惜无碑记可考。”但民间广为流传皇柏林是三国名将张飞所植。现有胸径一尺以上的古柏2800余株,最高的达50多米,最大的胸径有2米多。在皇柏林里,有长约500米的由石板砌成的道路,保存完好,很明显是米仓古道经过此处的一段,与古柏树相互印证。皇柏林已成为有名的风景区,广为人知,但树林里的古道,知道的人却不多。另外,就在树林下十多米处的沿河两岸,有大小不等船桩孔数十个。河岸南侧自然石壁上浅刻唐天宝年间修路移险碑记:“天宝四载太守郑子信此南北路移险造阁记”。石板河古道路位于南江县沙河镇红光村四组石板河,据现存石刻、石碑记载,此道路自古就有,为“通江涪阳至南江大河至长赤至木门”米仓古道横线主干道的重要一段。现存不同时期石板道路或凿石梯坎道路、栓船桩各一处。现存的石桥为咸丰八年(1858)建单孔石拱桥,取名“乐善桥”。桥东西横跨石板河,桥长36米,东、西引桥均长6米,宽5.4米,距河面高13米,拱跨26米,拱高11米,桥面用规则青石板铺成,桥本身及两头延伸出的道路保存完好,至今仍在使用。

2.现通江县域内有诺水河古道、阎王碥古栈道、碑坡古道、龙门溪古道、渡水溪古道、红花溪古道等。诺水河古道位于诺水河公路右侧,现龙湖洞与狮子洞之间往上绝壁处,保存相对完好,长约100米,宽约3米,石板路上明显有古时开凿的梯步痕迹,但风化较严重。近年来,为方便两洞之间游览,在古道上方修建了连通两洞的栈道与之相连,为更使游览完狮子洞返回便捷,在古道前面亦新建了木制栈道与上面的栈道相连,使古道得到展示和利用。阎王碥古栈道位于诺水河镇玉皇坝村,是秦汉时期米仓古道和唐代汉壁道的重要途径地。汉中经南江上两经贵民关入通江,上从碑坝至西河口至天池梁至回军坝至牟家坝达汉中可通长安,下经平溪坝至涪阳坝至草池坝(水路沿小通江河可到壁州,顺通河至平昌江口可达重庆)至小新场至鹦鸽嘴至渡水溪(经大河可到巴州通阆中)至朽石坎至得胜到平昌江口。栈道现存上下阎王碥两段,长约2500米,碥道宽1~1.5米,依山沿河而凿,以险著称,现存有木栅栏、石阶等,依然能通行。碑坡古道位于通江县文胜乡白石寺村,是唐代洋壁道的重要途径地。今通江至王坪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公路(纪红路)到文胜乡政府所在地后面大山坡至山顶,保存有非常完好的一段路,掩映在树木丛中,长约2000米,最宽处1米,为人工用不规则的石板拾级铺设而成,共有石梯2060级。由下至上约900米处,右侧有两块突出的岩石,崖壁尚存石刻题记一幅,崖体坐东北向西南,在崖面上开一浅龛,龛内从右至左阴刻36竖行行楷文字,其题名为“修碑坡路赞”,内容大意是“诺水东北百里垣上连沙溪古道,相沿羊肠屈曲,壁峭石危,势若登天,践履心悸,负载尤艰,行旅若堪,便掷金钱集丁男锄曲为直,补高划低,填坡斩棘。”字幅高1.76米,宽3.4米,字幅面积5.98平方米,题记左侧有“古白石县”石刻。碑坡古道是古时连接文胜至沙溪乃至通江至万源的重要陆路通道,从此处的上行路线为沙溪至洪口、澌波、万源竹峪、陕西西乡、洋县达汉中,下经啸口、毛浴、通江县城、红花溪、渡水溪、巴州大和到巴州。道路下今文胜乡政府前即是“古白石县”遗址,现存白石寺,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和清乾隆三十五年,占地面积823.21平方米,建筑以中轴线对称布局,均为穿斗抬梁式木结构,青瓦屋面,单檐歇山顶,四角微翘。两殿前后额枋上均施平身斗拱,斗拱皆为五铺作。装板、雀替等构件雕喜鹊闹梅、鱼、折枝花卉、镂雕缠枝花卉等,梁、柱均彩绘缠枝花卉及云纹图案,台基面雕动物图案,工艺精湛,风格协调,颇具匠心。龙门溪古道位于通江县永安镇石庙子村,由“东道桥”和“西关桥”连接,长约200米,路宽1至2米,条石板砌成。两桥相距59米,均为单拱石桥。东道桥长14米,宽3.8米,高9.3米,拱跨度8.9米,东北端石级路宽2米。西关桥长20米,宽3.4米,高7.2米,拱跨度8.2米,两端有石板小路。龙门溪古道是洋壁道上的重要连接点,由此东行,可直达得汉城南门,经永安、泥溪、长坪、两河口到陕西洋县。由此西行,可通黑潭岩村、石庙子村、火天岗茶场。下行至烟溪,经长胜、瓦室、毛浴至通江县城。两桥保存完整,至今仍在使用。两桥之间凸起的小山包上是龙门溪奎阁遗址,原祀龙王神像。遗址内现存四方立柱碑《创修龙凤神应二桥碑记》与《奎阁碑序》2通、乾隆五十四年(1789)《龙门桥碑》1通、民国四年(1915)及十九年(1930)维修两桥碑记2通。《龙门桥碑》双面阴刻,记载了乾隆五十四年(1789)修造龙门溪双桥原由、经过、捐修人姓名及功德。渡水溪古道位于通江县大兴乡和民胜镇,是官修米仓道重要支线的接点。现存石级道路500余米,梯道近1000级,残桥2座,记事碑3通。石级梯道最宽1.8米,级高0.15~0.18米,踏面0.25~0.30米。残桥两座,处于三山两溪交汇处,北上经草池、涪阳、平溪、碑坝接南江至汉中,西去经关渡达巴州,东向鹦鸽嘴至通江,东南经得胜可下平昌江口。两桥东西走向,今俱已圮塌。其中,西桥桥面巨石与桥墩均被洪水冲离桥基数米远的河道中,而东桥也只余残桥一段(一礅一石板),其石长5.47米、宽1.48米、厚0.52米,桥距河面高3.96米。距东桥头约8米处有记事碑3通,双面阴刻。中间一通碑顶有“永定章程”横额,两侧嵌柱石上阴刻“仁政遍施兆民永赖,淳风普化北阙恩来”联语。6面石刻碑文上,均凹刻有红军时期的宣传标语,原碑文被不同程度损坏,辨识较为困难。渡水溪石桥两端现存石级道路500余米,梯道近1000级,保存完整。梯道最宽1.8米,级高0.15~0.18米,踏面0.25~0.30米。现存清光绪七年(1881)石刻,其碑文有关于四川督抚告示百姓要交一定费用以维护道路的“石谕”。虽两桥俱毁,但古道保存较好,至今仍在使用。红花溪古道位于通江县民胜镇焦坪村,是连接陕西洋县经通江(壁州)达巴州的古道(洋壁巴道)。在现通江县城石牛嘴大桥到巴中公路(老路),大桥至民胜镇隧道右侧下的山沟里,保存有完好的石板铺设道路约2公里,清代石桥1座,“壁立万仞”等石刻2幅。石板道路宽1.4~2.6米、踏面0.3~0.6米、级高0.1~0.18米,蜿蜒曲折,因山就势留有歇脚平台。“壁立万仞”石刻,刻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单字“壁”高1.55米、宽1.35米。石桥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石墩桥,2墩3孔,东西走向,桥长9米,宽2.25米,桥两侧原设有护栏。桥东端左侧桥下自然石立面竖刻“清道光八年正”。

3.现巴州区域内有灵应山古道、通官古道、深渡溪古道等。灵应山古道位于巴州区枣林镇、平梁镇的灵应山、七里碥、锅口垭3个行政村区域内,呈南北走向,依灵应山走势而形成,蜿蜒曲折,整体保存较好。从灵应山古街到锅口垭再到干石岩路段,现保存有碥道、石板路、石梯路、泥土路约7公路,路面宽0.5~1.2米。为防止路面光滑,部分石梯步凿防滑痕迹。道旁设有行人歇气石台阶多处。通官古道位于巴州区化成镇街道至望乡台,长约2.5公里,是通往通江县渡水溪古道段的必经路段。由青石铺砌为石板路,青石较为规整,长0.8~2米,宽0.6~1米,厚0.2~0.3米。古道保存状况较好,行走痕迹明显,现仍在使用。深渡溪古道位于恩阳区花丛镇金垭村和尹家乡黄泥包村。南北走向的石板桥,长28.5米,宽1.9米,高4米,桥面由两张平面石板并铺,石板长3.9米,厚0.7米,6组共12张。桥南北两端均有条石垒堡坎,北面堡坎长13.7米,高1.5~2米,南面堡坎长11.7米,高1.5~2.2米。桥南立有修桥石碑,古桥南北两端各有古道路延伸,南面为恩阳区花丛镇金垭村通往恩阳古镇,北面尹家乡黄泥包村通往南充、阆中、成都方向,该古道路全长2000多米,为泥土路、石板路。土路宽1米,石板路宽1~1.6米,条石长0.8~1米,厚0.2~0.3米,部分有自然风化痕迹,保存现状较好,至今仍有行人往来。

4.现平昌县域内主要有长安古道、黄梅溪古码头纤夫道等。长安古道位于平昌县西兴镇天堂村,长安古道段属米仓古道(巴中段)的南端,是米仓古道从米仓山经巴中,继续向南进入达州、南充、重庆直到江南至南亚的陆路交通的重要古道路段。自秦汉、隋唐长安建都以来,是川东北地区达官、显贵、商贾往返帝都长安的一条快捷通道。此路段经平昌县岳家镇至西兴至土垭至佛楼至达州通川区石桥镇交界处共约90余公里,现断断续续保存完整古道路约30余公里。路面均为青石板铺路及自然岩石凿石梯步、泥土路面等,路面宽0.3米至0.9米,青石板宽0.3~0.6米。古道旁油坊沟处,在宽15米、高11米,距地面高1.4米的自然石崖壁上,有明万历四十三年乙卯(1615)年间,横排阴刻楷书“长安古道”四字,字高1米,宽0.5米,笔画宽0.13米,字距0.7~1.6米不等。黄梅溪古码头纤夫道位于平昌县元石镇黄梅村巴河东北侧,是米仓古道上重要的水陆交通节点,米仓古道水路保存较为完整的津渡码头,巴中(平昌)与达州交界地,现存有渡口和石桥,据《平昌县志》记载:黄茅溪渡,白市东南三十里;黄茅溪石桥,江陵西北。渡口平面呈梯形,下宽14米,上宽9.5米,高6米,共有石梯16级,每级高0.3米、宽0.32米,由素面条石砌成。石蹬桥位于码头东侧约200米处,由22个石墩组成,石墩均长0.65米,宽0.32米,高1.1米,墱间0.3~0.6米。

5.现恩阳区域内主要有恩阳古镇大石坎古道、佛图关阶梯踏道等。大石坎古道位于恩阳区文治街道办事处老场居委会。从起凤桥上至古镇街道至大石坎街,再上行至文治寨公园侧到马鞍铺到佛图关,是米仓道重要水陆交通节点恩阳古镇通往阆中、成都的主线,在现恩阳古镇内虽大小街巷交错密布,但主道走向很清晰,即由东南向西北经正街、下正街、大石坎街到大石坎,全长近700米,路面均由石板铺成,宽2~4.8米。作为古道重要的枢纽,起凤桥建于清代,民国初年维修,呈西南、东北走向,平桥长38米,桥高2.7米,宽2.5米,厚0.6米。桥面用30块(左右各15块)长3.8米、宽1.25米、厚0.6米的石板铺成。佛图关阶梯踏道位于旱谷村九组,现寨门处有保存完好的24级阶梯踏道路。寨门高2.8米、宽2米。寨门阴刻有楹联,左侧为“佛佑宕梁西天锁口”,右侧为“图开巴字东道咽喉”,横额“佛图关”。两门柱还有现代墨书标语,道路两侧还保存有10余幅明、清、民国时期的大量石刻及红军标语。

米仓古道保存相对完好的道路的文化价值及保护思考

1.文化功能及价值。以上所述米仓古道保存相对完好的道路在蜀道的几条主道中最具原真性、独特性和唯一性,具有较大的文化价值。寒溪河段栈道孔、桥桩孔及阎王碥古栈道、黄梅溪古码头纤夫道等遗迹,折射出米仓古道开凿的艰辛和曾经的繁华。“长安古道”石刻是米仓古道上以至蜀道上仅有的一处标示有“长安”要素的石刻,是米仓古道连通长安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之一。“皇柏林古道”的唐天宝年间修路移险碑记石刻是米仓古道上以至蜀道上唯一保存完好的唐代修路碑刻,直接反映出米仓古道在利用中不断修建的历史。“长安古道”“古琉璃关”“古白石县”石刻中直接出现“古”字,更印证了米仓古道悠久的历史。巴州南龛山、灵应山和恩阳义阳山等自隋唐以来就是佛教、道教重要场地,是敦煌莫高窟、中原龙门石窟等艺术的延续,文化特征一脉相承,灵应山古道路等也是往来宗教信徒朝拜之路,对传播宗教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说,米仓古道便捷了宗教文化在川北地区的传播,才有了“盛唐彩雕全国第一”的南龛石窟、水宁寺石窟等。同时,佛教文化的兴盛也给米仓古道带来了更多的“人气”,使其长盛不衰。通官道是上至汉中、下至重庆的必经之路段,来往驻足行人众多,从其名字本身就可看出一定的政治、经济属性,这条道路带来了明清时期巴州化成、凌云、石门等集镇人口密集、商贸繁荣的景象。这些古道路本身和道路旁的石刻、连接古道的古桥等,是米仓古道水路交通的重要实证资料,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使用时间、丰富的文化艺术内容、明显的政治军事商贸功能等价值,为研究米仓古道的区域走向形态、政治社会文态、经济商贸业态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重要线索,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2.保护问题及规划。近年来,特别是2012年对米仓古道系统考古以来,各级政府及文物部门加大了对米仓古道的保护力度,总体看,米仓古道遗址遗迹保护得较好,但部分古道的保护现状堪忧。原因主要是重视不够,对其价值认识、宣传不到位,受“足之所及都是道路”“道路是用来走的”“走的人多了才成为路”等观念影响,一些古道路很难“封闭式”保护,特别是古道周边的一些群众,在新修村道路、农田基本建设、房屋修建中随意撬石头、石板,或为了防滑行走更方便,在古道上开挖梯步等。再则,很多石刻长年裸露在日晒雨淋风吹中,自然风化严重,一些石刻字体已经模糊不清。一些古桥,没有在桥两头设置挡障石,牛羊及载重人力车等随意上桥,日久必然带来损坏等。

米仓古道保存相对完好的古道路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巴中地区的文化经脉,是巴中“古色”名片的重要载体。各级政府将米仓古道以上所述重要路段含其桥梁、石刻、房屋、古树等一并纳入了文物保护,编制了保护规划,都是省、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以平昌的长安古道和通江的阎王碥古道等为例,规定以现存古道中部为中心,上下游顺古道各延伸500米,前临河后靠山为保护范围,建设用地控制范围四周外延50米。碑坡古道至今仍在使用,保存较好,保护范围下至文胜乡街道后公路,上至山顶后延伸20多米,建设用地控制范围四周外延15米为保护范围。渡水溪古道大兴段以修桥碑顺古道延伸150米,古道两边各向外延伸30米为保护范围,民胜段以修桥碑顺古道延伸100米,古道两边各向外延伸30米,保护范围四周外延30米。

3.保护路径及措施。米仓古道保存相对完好的道路如何保护,是一项长期必须坚持研究、实施的重大课题。各级政府及文物保护部门要高度重视,将古道保护纳入文物保护重要内容,特别是加大对古道路路段本体保护的意识,与相连接的古镇、古桥、古石刻、古建筑等一体化保护,克服重“头项、两边”而“轻脚下”的观念。要制定严格的日常保护制度,定期监测,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采取清除杂草、补砌缺失和归安松动构件、设置防风化遮挡棚栏、加固危岩体及土质疏松区段等必要措施,尽可能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对至今还在使用的尚有大量人流的诸如大石坎古道应在通行路段设置行人告示牌,告之必要保护措施,增强行人自觉保护意识。对一些封堵后不影响当地群众通行,或可另行捷道通行的古道路,如碑破古道、红花溪古道、皇柏林古道等,可进行封堵性保护。对连道古桥,要特别重视汛期洪水对桥梁的冲击影响,采取适当措施保护。对沿线古树,在设立保护铭牌的同时,要严格按照古树名木的保护要求进行防雷击、防火、防坏死等保护。文化部门应与涉及有古道路的乡镇(街道)、村社共同探索当地群众就地保护机制,落实村社干部的保护责任,给予一定经济补偿,严格考核,使古道保护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就便就近,更好落地落实。

红色、绿色是巴中具有代表性的色彩,但不可忽视的是,巴中的背景布上,米仓古道所承载和代表的“古色”无疑是最厚重的“底色”。米仓古道保存相对完好的道路的文化价值大,不能在历史漫长的岁月中淡化、湮灭,保护好其原始形态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实施,使文化脉络不断传承延续并创新发展。(本文部分资料参考彭从凯等人研究成果)

  • 作者:李先国
  • 来源:巴中日报
  • 作者:小编      来源:网络
    Copyright © 2022-2023 恩阳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蜀ICP备202300124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