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更多专题 > 依法治区 正文

【巴中日报】恩阳区司法局“双向承诺”创新驻村帮扶机制

时间:2016-11-09

“一条独公路、离街十公里、十个烂堰塘、百姓都叫苦……”这是恩阳区柳林镇海山村以前的真实写照。

海山村多年来长期面临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致富难等诸多难题。恩阳区司法局挂联帮扶该村后,创新探索驻村帮扶的“双向承诺”工作机制,通过帮扶干部与贫困户签订《精准扶贫工作双向承诺书》,明晰结对帮扶责任人在扶贫帮困中的职责和义务,明确贫困户在决战贫困中的主体地位,以此帮助贫困户树立起脱贫奔康的信心和勇气。


双向承诺 立志脱贫

今年69岁的肖兴家是海山村一户贫困户,有脱贫愿望的他,但一直苦于缺乏资金。在年初签订双向承诺书后,驻村帮扶工作队积极为老肖争取到了资金支持2万余元帮他发展养殖业,为了帮他解决销路问题,还将公路硬化到他家门口。

“帮扶工作做得特别好,我们的日子也逐步富裕起来了。”肖兴家拿出了他签订的承诺书,承诺书里贫困户和帮扶人都有10个方面的承诺内容,比如贫困户承诺积极主动配合帮扶人工作,坚持脱贫主体地位、自力更生等,帮扶人承诺每月保证到户帮扶时间不少于8天等。

在签订“双向承诺书”的背后,是该村扶贫人的艰辛付出和探索。“通过近两个月的的挨户走访,全面摸清46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完成了8000字的扶贫调研报告,并多次请示汇报,将自己的想法与单位主要负责人和驻村工作队长交流。”驻村“第一书记”李林蔚告诉记者,配合区司法局党组提出涵盖基础设施、巴山新居和产业培育等7项25条帮扶项目,并协调主要负责人在帮扶见面会上向全体村民承诺,明确表示海山村不“摘帽”绝不“撤兵”。同时,机关13名帮扶干部纷纷承诺“贫困户不脱贫绝不脱钩”。在李林蔚和村“两委”的教育引导下,贫困户感到绝不能“靠在墙脚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自发作出绝不等靠要、主动对接帮扶措施等脱贫承诺。

“通过这一机制的实施,既对症下药解决了部分村民‘等、靠、要’等主观上的落后思想,也以一诺千金的形式,压实了扶贫干部的帮扶责任。”李林蔚说,不到一个月时间,“双向承诺”书签订率就达到100%,同时承诺书也张贴在村部公示栏、上传到局机关网站,督促干部群众“挂图作战”“照方抓药”。

齐心践诺 合力攻坚

承诺书一旦签订,就必须履行相互责任。记者了解到,恩阳司法局党组根据《海山村精准脱贫规划》,每年列出帮扶清单,每项帮扶目标明确一名班子成员牵头抓好落实;驻村“第一书记”根据为每户贫困户量身制定的2015至2018年脱贫攻坚规划和年度脱贫计划,将每月的帮扶措施、增收目标量化细化。13名帮扶干部坚持每月认领一次帮扶任务,每月走访一次贫困户,每月至少落实一项帮扶措施,每月进行一次销号管理。

此外,还创新方式,助诺促诺。开启“脱贫攻坚合伙人”计划,将帮扶干部践诺和贫困户践诺“捆绑”,当贫困户遇到践诺困难时,帮扶干部第一时间无偿提供帮助支持。海山村七社山高路远,村民出行不便,村民肖才一自家养殖的80多只山羊,只能一只一只赶到下山售卖,费力又吃苦。驻村帮扶队先后多次到恩阳区发改局和交通局争取项目,同时发动群众自筹52万元社会资金,硬化了村社道路1.5千米。

“现在好了,路通了,上门来订购山羊的人都要把我家门槛踩烂了。”说到村里通路这事儿,肖才一乐得合不拢嘴。现在他已经养了200多只羊,还有500多只鸡。在村里一场贫困户退出评议会上,通过民主评议、举手表决、登记确认后,肖才一家正式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能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迅速脱贫,我是”双向承诺“的受益者。除了帮扶干部的真心真情帮扶之外,脱贫还要靠激发贫困户自身内生的动力。”肖才一说。

公开评诺 见贤思齐

有了承诺践诺,一点一滴推进脱贫规划落实,并不足以让李林蔚轻松释然。她说,只有建立健全承诺践诺评诺的长效机制,最终得到群众认可,才是保障海山村脱贫致富奔康的必由之路。

如何评诺?实行定期双向互评、结果全面公开、纳入考评考核。具体就是每季度召开一次民主评诺会,“村两委”和挂联单位对践诺情况率先互评后,再由帮户干部和贫困群众双向互评。对承诺事项兑现不到位的,参会人员可即时质询,并要求现场给出践诺措施。双向互评结束后,参会人员按“优秀、良好、一般、不达标”四个等次以无记名方式现场测评,并将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和局机关网站对外公示。

同时,局机关组织践诺较好的贫困户成立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引导践诺不好的贫困户。对践诺情况较好的帮户干部,局党组在评先选优和推荐提拔时给予优先考虑,采取约谈、诫勉、通报等方式加大惩诫践诺不达标的帮户干部力度。

通过实施“双向承诺”帮扶机制,目前海山村道路均已全部硬化,引进业主种植茶叶300亩,为贫困户提供就业、致富信息400余条,代办事项276件。举办“贫困户内生动力提升培训班”,分2个批次组织30多户贫困群众外出参观学习新农村建设,选派5户贫困户到川农大学习种植养殖技术。54户贫困户实现安全饮水,人均年增收1200余元,13户群众主动申请退出贫困户,规划聚居45户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正如火如荼建设,昔日的穷山村正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2016年11月6日《巴中日报》第一版)

  • 作者:吴江
  • 来源:巴中日报
  • 作者:小编      来源:网络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2-2023 恩阳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蜀ICP备202300124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86
    主管:恩阳区委宣传部 主办:恩阳区融媒体中心 地址:巴中市恩阳区置信舜联大厦5楼 邮编:636063 联系电话:0827-336863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