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区内动态 正文

【关注】渔溪镇:发挥文物作用 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新”又走“心”

时间:2023-10-28

当文物保护单位遇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会产生什么效应?最好的传承是利用,最好的保护是发展。恩阳区渔溪镇以文物保护单位为阵地,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不仅保护了文物单位,更丰富了当地文化生活。

腰鼓培训现场

科学规划修缮 古建筑“焕新”靓起来

“自从镇上有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我闲暇之余再也不愁没地方去啦。这里不仅能看书学习,还可以运动健身,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10月15日,家住恩阳区渔溪镇的李春梅来到渔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充分利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川陕省恩阳县第四区列宁小学旧址(原渔溪寺)阵地。此前,渔溪镇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该旧址进行修缮升级。科学设置图书阅览室、理论宣讲室、市民教育室、文化活动室等7个功能室和1个志愿服务站。建筑面积达500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余人参加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渔溪镇党委书记余定洲也是渔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他介绍,之所以将文明实践阵地建在这里,主要是积极推进人文古建筑的活化利用,通过整合资源,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活动的多样性,从而提高服务品质。

“最好的传承是利用,最好的保护是发展。文明实践与古建筑的结合,不仅让古建筑在一场场活动中被更多人‘看见’,也让古建筑承载的文化以活动为载体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余定洲表示。

整合优势资源 多彩活动办起来

记者采访得知,为统筹功能布局,提升服务品质,渔溪镇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关工委、老龄协“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形成阵地共建、资源共享、工作共抓的新格局,发挥不同部门的优势,产生了“1+1+1>3”的聚合效应。

不仅如此,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服务功效,整合文物单位内部文化资源,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行“一室多用”,通过一间房子、多个牌子的方式优化了功能室布局,推动活动场地共用、志愿队伍共建、文化设施共享,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活动的多样性、工作开展的便利性,整合资源的同时提升了服务品质。

10月16日,一场学习实践科学理论文明实践宣讲活动在渔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在场群众宣讲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相关内容。这仅仅是渔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活动的一个缩影。如今,在渔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每月开展教育宣讲活动5场次以上,还向大家普及应急救护、安全知识、垃圾分类等各类知识,呈现出宣讲主题多样化、宣讲内容通俗化、宣讲机制常态化的特点,持续提高群众文明素养,推动理论宣讲走“新”又走“心”。

培树文明乡风 民心人气聚起来

“以前做完农活就回家看电视,现在镇上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常态化开展舞蹈、太极、秧歌、舞龙等培训活动和演出活动,我们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居民董利君说。

渔溪镇副镇长、渔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副所长苏和平介绍,自成立实践所以来,按照群众需求,结合春节、清明、端午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群众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丰富活跃文化生活”五类文明实践活动,年均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00余场次。

在艺术传承方面,组建了川北灯戏团、川剧团等特色鲜明的艺术团队,在传统节日表演节目传播特色文艺,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更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日常工作中,我们也建立专班协调工作机制,配备3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广泛吸纳本地党员志愿者、道德模范、‘五老’人员等,发挥乡土能人的带头志愿作用,面向群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当前已累计服务1250余人次。”苏和平介绍,如今,群众通过参加文明实践活动,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逐步得到提升,社会风气持续向好。

(来源:掌上巴中)

作者:      来源:恩阳融媒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22-2023 恩阳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蜀ICP备202300124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86
主管:恩阳区委宣传部 主办:恩阳区融媒体中心 地址:巴中市恩阳区置信舜联大厦5楼 邮编:636063 联系电话:0827-336863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