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聚焦 正文

恩阳区构建芦笋全产业链助推乡村展新颜

时间:2020-09-04

近年来,恩阳区依托天然的地理条件、丰富的生态资源,坚定把芦笋产业作为决胜脱贫奔康、实施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坚持标准化种植、规模化发展、市场化运作、品牌化打造,做实“中国芦笋之乡”称号。截至目前,全区芦笋种植面积达2万亩,预计到2022年,全区芦笋面积突破5万亩、实现综合产值15亿元。

坚持科学布局、规模发展,让“小田园”变“大景区”

将芦笋产业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统筹谋划,编制芦笋产业发展规划,致力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推动“田园变景区”。

全域规划谋布局。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思路,通过对全区地形地貌、土壤酸碱度、空气潮湿度等环境因素的综合考察、分析、论证,确定在海拔500米以上、通风透光好、水源有保障、交通较便捷、土壤酸碱度适中的区域,规划建设4个万亩芦笋产业示范园、20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

技术攻关提品质。依托中国芦笋协会、北京农林科学院、四川省农科院、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南食品研究院等,筹备组建恩阳芦笋研究院,收集选育国内外优质芦笋品种,建设中国芦笋种质资源圃、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品种选育、高产示范、新技术开发等实验,选育优质芦笋品种。推广无雨恒温垄肥栽培技术,按照“五统一”模式(统一育种、统一供苗、统一管护技术、统一疫病防控、统一运输标准),推进芦笋标准化生产。强化区、镇、村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确保技术同宗同源、标准统一。

创新模式建园区。探索推广“标准化供地”模式,整合土地整理、增减挂钩、高标准农田等项目,统一规划、统一流转、统一改土、统一建棚、统一供苗,形成标准化种植基地,按需求切块推向市场,实行反租倒包,招引种植业主“拎包入驻”,成规模打造标准化示范园。实行“共建共享建园区”模式,推行园区道路、水渠、农机农具等公共设施设备共享,制定发布标准园标准,引导公司、合作社及种植大户的种植基地建成标准园,颁发标准化基地用益物权证、特色产业所有权证等产权证书,用于融资贷款。

坚持政企联动、市场运作,让“销售难”变“销售畅”

深化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全力提升“恩阳芦笋”品牌影响力,努力开拓芦笋市场新局面。

政企合作稳预期。政府授权区属国有企业联合区内芦笋龙头民企,注册成立以国企参股监督、民企操盘经营的股份制公司,建立健全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推动恩阳芦笋全产业链发展。全区分片设立6个定点收购站,配套流动收购车,按照笋径制定4级标准,按级执行保底收购价,全面构建起随行就市、价格兜底、优质优价、差异收购机制,有效保障笋农利益,筑牢芦笋产业发展基础。

搭建平台拓市场。按照“本地固基础、外地打名气”思路,打通对外销售大渠道,加快发展冷链物流,积极协调航空等运输渠道,全力开拓“123—三圈”市场,即1小时供应本地市场圈(3县3区)、2小时供应周边城市圈(达州、广元、南充、成都、重庆、西安)、3小时供应一线城市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坚持“线下+线上”联动,统筹巴食巴适IT产业园、农村电商等平台,打造辐射全国的线上电商交易服务平台,促进芦笋产品交易电商化。

挖掘特色强品牌。聘请权威机构,对芦笋理化指标、矿物元素进行测量分析对比,深度挖掘恩阳芦笋独特口感和营养优势,用好“有机”“富硒”两张名片,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不断壮大恩阳芦笋品牌影响力。用好新媒体,发微信、拍抖音、玩直播、推产品,强化恩阳芦笋推介力度。研究设计更具艺术感、文化感和品质感的精美包装,提升芦笋产品附加值。依托巴中文化创意产业园,结合巴蜀美食特色,挖掘“中国芦笋之乡”文化内涵,打造恩阳芦笋文化中心。

坚持延链补强、融合发展,让“单业态”变“多业态”

坚持“政府引导、产业支撑、企业带动、农户参与”原则,注重科技创新驱动,促进“农旅文”融合发展,不断延伸芦笋产业链条。

打造研学名片。探索“企业+专家+农户”等模式,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和技术服务合同,组建园区科技专家团队,派出科技特派小组,确保一个产业园有一个科技专家团队。强化芦笋学术研究,促进恩阳芦笋栽培技术提档升级,力争实现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90%以上。依托芦笋产业基地和区职业教育中心、辖区中小学,建立学生见习基地和“研学旅行”基地,树立户外实训研学新名片。

延伸产业链条。突出芦笋药食同源,以巴中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为载体,引进静壹科技等企业投资建厂,加大芦笋饮料、芦笋挂面、芦笋代餐粉、芦笋保健品等特色产品开发力度,全面提高芦笋产品利用率。围绕芦笋主导产业,发展冷链、包装、物流等芦笋下游产业,利用芦笋边角料等制作有机肥,用于还田还地,发展循环生态农业。

做活文旅文章。坚持文农旅融合,按照“田园变景区、产品变礼品”思路,积极发展“芦笋+旅游”“芦笋+文创”等新业态,完善提升万寿养生谷AAAA级景区业态、文态、生态,再打造一批集芦笋生态、观光、餐饮、体验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景点景区。市场化举办芦笋文化艺术节、农事体验、宴会品鉴等活动,组织龙头企业参加西博会、渝洽会、秦巴山区绿色农林产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平台活动,推动农产品销售、文旅综合收入再上新台阶。

坚持多轮驱动、抱团发展,让“独角戏”变“大合唱”

坚持完善机制、理顺体制,健全芦笋产业政策保障体系,构建各方参与、联动发展、抱团发展新格局,推动芦笋产业可持续发展。

多元投入强保障。区财政设立5000万元芦笋产业发展基金,专门用于芦笋产业发展。用活扶贫小额信贷、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合作社、种植大户及农户发展芦笋产业。摸清龙头企业、种植大户融资需求,由区属国有企业向市农发行申贷5000万元专项资金,壮大芦笋产业。依托巴中国家农业科技园,整合科技扶贫、产业扶贫等资金,加大芦笋技术、产品等研发力度。

优化环境促招引。按照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具体办法,严格落实减税降费、融资承贷等措施,开辟“绿色通道”,开展“一企一策”帮扶,积极协调解决土地流转、项目审批等具体困难。深入推进回引创业,落实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及时兑现奖补资金,全力支持惠丰农业、三棵松农业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抱团发展助增收。采取遴选培训对象、叠加培训项目、“专业课+农场锻炼”等模式,培训芦笋专业职业农民(经理人)。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给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支持农业企业做大做强,采取“农户+合作社”“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模式,组建芦笋产业化联合体,深化利益联结机制,避免分散经营、单兵作战,实现农民“土地有租金、务工有薪金、入股有分红”的稳定致富增收目标。(作者系恩阳区委副书记、区长)


  • 作者:王清平
  • 来源:巴中日报
  • 作者:小编      来源:网络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22-2023 恩阳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蜀ICP备202300124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86
    主管:恩阳区委宣传部 主办:恩阳区融媒体中心 地址:巴中市恩阳区置信舜联大厦5楼 邮编:636063 联系电话:0827-3368633
    Top